所属科目:
动物界 »
节肢动物门 »
昆虫纲 »
有翅亚纲 »
蜉蝣目 »
六族蜉蝣科 »
名字:六小脉美丽蜉
学名:Epicharmeropsis hexavenulosus
人气:0
喜欢:0
评论:0
雄性成虫(背面观) 复眼较大,彼此靠近;具翅胸节发达;中胸背板前缘的中胸背缝(MNs)在中部强烈向后延伸,不横向; 一对中侧缝(MPs)在中胸背板的中央区域结合,不平行;后胸背板长,具有明显的盾片。前翅宽、三角形,有前缘脉;翅的前缘轻微拱起;翅的外缘长于臀缘;前缘域较宽,向翅尖部变窄;RA与SC近平行;在C和RA端部的区域翅膜加厚;RSa分出2个三叉脉,RSp不分叉;MA在翅中部之后分叉;MA1和MA2均等分叉;iMA靠近MA2;在MP2和CuA1之间有明显的闰脉存在;CuA分叉出CuA1和CuA2,从分叉出iCu依次形成6条三叉脉:每一个三叉脉的前支再分出另一个三叉脉;每一个三叉脉前支拱起;这些三叉脉都到达翅的臀缘。后翅宽,有相对圆钝的翅尖;翅脉较复杂;C脉基部强烈拱起,远离SC;亚前缘域宽阔,是前缘域的三倍;RA终止于近翅尖;RS 分出1个三叉脉;MA在翅中部分叉;MP在翅基部分叉;iMP靠近MP1;CuA和CuP不分叉;有4条A脉存在;臀域宽阔;横脉和闰脉很多。足,长而强壮;腿节长于胫节;前足的跗节3节被保存,细长;中后足跗节缺失。腹部第9节的后侧突,长而尖,几乎与第10腹节背板等长。中尾丝很短,侧尾丝长。
雌性成虫 复眼较小,分离;口器退化,仅额的前缘形成一凸起的薄片;前中足的基节,转节和腿节保存,强壮;第9腹节的后侧突不向后侧延伸。其它特征与成虫相似。
大小(mm):模式标本,体长(除尾丝外)31.0;前翅长34.0,宽14.0;后翅长18.0,宽11.0;前足片断长27.0(腿节9.0,胫节7.0,第1跗节4.0,第2跗节5.0,被保存的第3跗节2.0);中后足腿节长均为6.0;中后足胫节均为5.0。